2021年7月31日,高净值研究院7月课程《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》于上海古井假日酒店举行。课程邀请华东师范大学MBA和MPA《电子商务》、《网络营销》课程讲师陆建平教授,从不一样的角度解析不同时代中商业模式的变革,他的分析或许能为高净值学员打开新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之路。
本次课程陆建平教授从资本、逻辑、运营三个方向,结合诸多知名公司案例,分析了数据对商业的重要性及流量的作用,解读了商业模式创新背后的真正内涵。
陆教授语录
“能被称作事业的,只有慈善”
“先要创造价值,再把价值转化为盈利”
“造福人类,这是世界上好的商业机制”
在这些背后,更多是商业与哲学的思考
01 危机感
对未来“不太确定”而感到焦虑
有人说,焦虑是一种时代病,小到普通人,大到企业家,都会受此冲击,无一幸免。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报告显示,有 85.6% 的企业家表示自己“压力很大”,近半数企业家因对未来“不太确定”而感到焦虑。
分析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现状,不难发现,不少经营者把企业发展带上了疲劳拉锯战的死循环:不停研发新品而消费者根本不买单,不断创新营销策略而对竞品没有杀伤力,不断换帅而找不到问题症结……正如昔日行业巨擘诺基亚被微软收购时,CEO约玛•奥利拉最后说了一句话:“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,但不知为什么,我们输了。
其实,静下心来,复盘我们曾走过的那些路,你会发现,不是我们不够努力,而是“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不足”已成为我们的惯用“伎俩”。看似费尽全力,实则却是徒劳无功。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言:“之前我们开玩笑,你是传统企业,我是互联网企业。现在变了,你是传统互联网企业,我是移动互联网企业……我也很焦虑,怕成为传统互联网企业。”
这里提到互联网,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,很多行业都无法独善其身,因为互联网公司会渗透到各个行业,如阿里的业务已覆盖餐饮、超市、便利店、外卖、商圈、机场、美容美发、电影院等场景,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。所以,悲观地说,企业家又怎能不慌,是很慌。在此前提下,唯有负重前行,超越自己,方能找到出路。
02 产品重要还是客户重要?
为了寻求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花费更多
要知道,买单的是人,不是机器,也不会是别的什么。现在回想一下,在日常生活中你复购率高的一件商品是什么?为什么选择这个品牌?是从哪里买的?这3个问题会解答你买的商品能为你解决什么问题,这个品牌给你带来哪些好处,你是否喜欢网购。
互联网有一个经典的段子:用户说我想要匹快马,产品经理却给了他一台宝马。宝马解决了用户想快一点的需求,还满足了高大上的需求。但这样真的够了么?若那台宝马车不要钱,白送呢?
有时候,我们挖空心思似乎找到了用户的痛点,尽力去满足了用户需求,怎么就是不见用户转化,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因为,现在的用户不会为了满足生理和物质需求而花费过多的价钱,但是他们能为了寻求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花费更多。现在谁能给用户更好的体验,谁创造价值,谁就能让用户为此买单,拿到更多的利润。
至于产品和用户哪个更重要。我想,开宝马车的用户不会在意宝马车的生产流程是怎样的,他需要快,还很帅,更免费。就像阿里从不关心你买什么东西,它只关系能不能让买东西变得更开心,更省事,更省力,更省钱。抓住用户,才能赢得市场。
03 互联网时代下的商业模式启发
打造爆品的价值
根据第七次我国人口普查,我们人口有14.1亿,截至2020年12月,我国网民有9.89亿,网购用户7.82亿。在过去,所有的产品都很稀缺,而现在同一行业有着数不清的产品,这给我们一个启示:在移动互联网只做一个产品是不行的,会遇到非常多的可怕的敌人,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。
此时,爆品或是一个有效的途径。因为互联网上的信息是透明的,谁好谁坏,谁是好品牌一目了然,这造成了流量向优胜品牌的倾斜,依靠爆品来实现跨界整合,打造一条产业链,影响整个行业。从战略思维去看,爆品可以带动某一品类的发展,代言某一个品类的需求,当消费者想到这个品类时,就能想到我的产品。另外,产品是有形的,而品牌是无形的,打造爆品的价值,就是打造出一个强势品牌。
在《基业长青》一书中,曾提到:伟大的创业者都是“造钟”人,造钟而不是报时。对于公司的创始人,以及历代的CEO们来说,他们的贡献不是某个产品,而是一家公司一个组织及它特有的文化。这些才是他们伟大的作品,他们像建筑师一样,为这个组织注入了精神。因为要知道,产品一定会被场景替代,行业一定会被生态替代,这个趋势已经开始形成,企业家需要探索的不光是产品和企业的排名,更应探索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新商业模式。
(本文相关内容转载于高净值企业家研究院)